成果展示

朱炜:《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研究》(CSZ21005)研究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07-07 阅读: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CSZ21005

作者简介:朱炜西南交通大学 校团委副书记

本人主持课题《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研究》(CSZ21005)于2021年5月获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立项。课题自立项以来,严格按照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要求和课题研究计划,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引领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对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研究的背景意义、现实困境、研究内容、研究观点和创新之处做出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从多个维度着手寻求解决的对策。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是中国共产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晴雨表。“互联网+”新时代,尤其是处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环境之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工作面临巨大冲击与诸多挑战。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交融,社会公众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文化传播、舆论引导、思想引领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特点、新的创新空间、新机遇和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立足于融媒体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做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工作,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达到“百姓日用而不觉”的效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提升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必须解决且无法逾越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开辟了新渠道和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威胁和挑战。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传播基地以及各类思想文化的聚散地,高校担负着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重要任务。在融媒体时代,新旧媒体交互,已经深刻的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借助媒介的力量,让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发挥更有力量的舆论引导和价值规范的作用,这是一个重大课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还在实践上,均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丰富了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角。近年来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研究越来越丰富,本研究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切入,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以引领创新为视角进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不仅能拓展和深入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视角,也丰富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的理论研究体系。本课题研究破解现实困境,提升引领实效。虽然多年来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思想相互冲击和碰撞,贯穿着复杂多样的矛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加强该研究,探索破解现实困境之策,努力提升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度和认同度。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理论诠释与现实剖析两个层面对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进行探索研究。第一,在理论诠释层面,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作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理论基础,对运用融媒体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对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的基本内容进行阐释。第二,在实践层面,对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坚持实践问题导向和理性预测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探求融媒体时代主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的对策。课题坚持实践问题导向和理性预测相结合,立足现实挑战和预防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探求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建构路径,聚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传播和认同问题,主要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了认同低”等现实困境。

在研究中,本课题将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综合使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谋求对研究融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系统研究。此外,本课题在研究中还会综合使用多学科交叉、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谋求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形塑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新理念、提升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体的综合素养、推动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理论创新、丰富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形式与载体、健全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研究论述。本研究旨在强化对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创新的专门研究,以期为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党政部门宣传思想工作及新闻媒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研究视角的新颖。基于媒体融合、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使用学术界关于融媒体时代的新理念,系统阐释融媒体时代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问题,在视角上具有新颖之处。第二,研究内容的丰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出发,承继学术界已有研究的逻辑脉络,强化对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问题的研究,从内容上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界的已有研究成果。第三,实践研究的拓展。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结合中央媒体融合实践、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实践研究。

在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课题立项支持下,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已达到研究目标和结题要求。其中,2022年6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CSSCI来源期刊)《思想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篇,题目为“世纪疫情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文超过6000字;2021年12月,撰写论文“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投稿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21年学术年会,已被收录会议论文集,并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辑刊录用。鉴于学识和时间的限制,本人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引领的研究还显得比较浅显,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继续深入研究,着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领力。


上一篇:林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学生情绪监控预警研究:基于Hadoop云平台》研...2023-07-07

下一篇:董淼:《西部地区来华留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报告2023-07-07